|
【特写】绰尔绿色产业发展侧记|| 大兴安岭的山野菜 |
|
|
|
|
点击上面蓝字轻松关注由内蒙古大兴安岭电视台创办,定期推送新闻资讯、文化资讯、生活资讯、便民信息、精彩视频。投稿邮箱1105355737@qq.com,微信号jxd1105355737电话:13848609509 林海尽欢歌绿色幸福路 ——绰尔林业局绿色产业发展侧记 (供稿:韩婕)绚丽的季节,绰尔年度工作会议的召开,开启新的希望,汇聚奋进的力量。一幅幅生态林业发展的壮美图景映入眼帘,一处处生态旅游景点相继开放,一个个绿色食用菌栽培基地相连,一组组数据见证了绿色产业发展的速度……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绰尔林业局转方式、调结构,谋发展,在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建设优美富兴绰尔的征程中劈波斩浪,奋勇前进,迈出了坚实步伐。 绿色发展新气象 坐拥如此美景、如此好山好水,如何“打好绿色牌,念好生态经,加快绿色产业转型发展”成为了绰尔林业局全局上下的工作之重。据了解,近年来,绰尔林业局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保持经济系统的“绿色增长”,提高社会系统的“绿色福利”,扩大生态系统的“绿色财富”,以产业兴旺为目标,在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逐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不断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有力地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转型发展新突破 做大林下经济产业“原字号”。连日来,绰尔林业局古营河林场的干部职工在抓好春防工作的闲暇之余,有序搬运菌棒、平整沙土、安放菌袋……在那个忙碌、欢声笑语的菌地里,一派生机勃勃的忙碌景象,藏不住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进菌地,一大片黑木耳菌棒正成左右交叉状整齐地摆放在两边,像一朵朵“黑牡丹”竞相绽放,长势喜人。职工孔祥东兴高采烈地说“这小小的木耳就是我们职工的福音,让我们每年都能多增加近千元的收入”。 今年,林业局还将鼓励基层单位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间空地,因地制宜种植赤芍、白鲜皮等中草药,建立食用菌、芍药、果树、绿色蔬菜等种植基地。加大经济林培育力度,结合退耕还林工作计划栽植沙棘4500亩,提升林地的综合使用效率。 做强森林生态旅游“新字号”。山下温暖如春,山顶白雪皑皑,用来形容四月的兴安云顶——大黑山毫不为过。大黑山海拔1600.2米,是呼伦贝尔境内的最高峰,天气晴朗时在景区瞭望,延绵起伏的无尽林海和巍峨耸立的主峰雄姿尽收眼里。各时期景区内景色也均有不同,夏季,滚滚波浪般的云海、雾海气势磅礴、神鬼莫测;冬季,积雪厚达1米半左右,形成延绵几十公里的雾凇、雪松观景带,美若童话世界。 “大黑山太美了,我们不虚此行”“这一趟冰雪奇缘太值得了”......近年来,绰尔林业局以一座山、二个国家级公园、三种文化、四大景区、五个旅游集散地及六条旅游骨干支线为重点旅游资源,不断加大宣传和开发力度,依托自身的山水优势,积极谋划转型发展之路,掀起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全时旅游的热潮。 “百人旅游团”、“户外运动团”、“徒步登山团”等多个旅行团的到来,让绰尔声名鹊起,让大家感受质朴的林区生活,赏大美林海,听松涛阵阵,品绰尔美食,住林场木屋,呼吸小镇“森林好空气”。2019年,林业局更是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单位”“中国最佳森林休闲体验地”、“全国森林康养最佳目的地”、“最美森林康养步道”等国家级殊荣。 今年,林业局坚持打好慢生活、疗康养组合拳,协同推进牙克石国家级康养基地建设、推动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和康养步道建设;协调推动绰尔、阿尔山、柴河自驾环线设计建设,立足现实培育开发“六景一路”及越野体验游、高山体验游、森林探险游、特色美食游、冰雪游及以苗圃为中心的生态研学游等项目,大力发展山水经济,推动实现绿色崛起、绿色富局、绿色惠民。 新兴产业再培育 古有卖炭翁,伐薪烧炭苦为生,满面尘灰盼安宁;今有卖“碳”翁,育苗造林储“碳库”,意气风发谱新声。伴随2017年12月18日和2018年1月18日两笔碳汇交易定单的完成,绰尔林业碳汇交易额突破百万元。目前,绰尔正在打造绿色低碳主题示范区,将绰尔碳汇产业融入自治区碳汇经济大局中,同时,争取早日获得注册处和VCS的第二监测期碳汇减排量的签发许可,积极推进上市交易,把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2020年,绰尔林业局还将重点培育电商产业,改造一座“互联网+创业孵化园”,与培训基地充分挂钩,与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森林旅游充分结合,将职工群众开发的蒙古刺绣、根雕等手工艺品以及种、养殖产品,利用互联网进行推广和销售,行成产、学、研、销一条龙电商服务平台,服务职工群众创业增收。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在向绿色产业聚焦发力的征程中,绰尔局定会实现生态优良、环境美好、民生富足、产业兴旺的优美富兴绰尔的宏伟愿景! 大兴安岭的山野菜 (供稿:任贵杰)春风来了,天爽起来了,地润起来了,吃地地道道的山野菜的日子近了。 大森林里的最后一层薄雪已经融化了,桃花水耐不住寂寞一路欢呼踮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色的时装,山野菜偷偷地从土地里探出头,左右摇晃,肆意舒展腰肢,嫩嫩的,绿绿的。山坡上、林间里、山野中,溪地边,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确切地说,在大兴安岭林区真正的迎春花是婆婆丁,是最寻常不过的。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婆婆丁已从枯草的黄中伸展出绿,且在一次次的“倒春寒”中露出笑脸,不错的,谷雨后,成团成簇热热闹闹地在竞相开放,成为大兴安岭林区春天的独特一景。一场春雨透,憋了一冬的山野菜,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撒欢、跳跃,疯长开来。它们夹在草丛中,追逐着、嬉戏着。 虽然大兴安岭的春天姗姗来迟,积雪还没有化净,瞧去:公路边、山坡上、山野里,俩人一伙、三人一群的人们弯腰低头于草丛中寻觅婆婆丁。别看这时的婆婆丁刚露个小脑袋瓜,几乎是贴着地面的,但是把它从土里挖出来虽然有四五公分长,但它绿里透着白的模样,甚是撩人,看着就垂涎欲滴。 刚开头,有的是采。立夏以后,大兴安岭上的各种山野菜像出操点名一样,次第报道。婆婆丁、荠菜、鸭嘴菜、苦菜、苣荬菜、蛰麻子、车轱辘……,赶趟似的出来了。杖子边、菜地头、后山坡,不用走远,你带的筐啊、兜啊,就会满满的。到家后,洗干净,蘸酱、凉拌、包馅吃都可。味道嘛?绝对填补你胃里的空白,吃这顿,想下一顿。 到了六、七月份,大兴安岭上的山野菜不在躲猫猫,就如雨后春笋,更惹人青睐。清晨,踏着自行车或骑着摩托车沐浴着和煦的晨光,幸福出发,一路上山欢水笑,不觉会来到大森林里,四叶菜、燕尾菜、柳蒿芽、野山芹、野韭菜、山葱、黄花菜……还有叫不上名字的,满是的。顿时森林里热闹起来了,欢歌笑语,人影攒动,忙的不亦乐乎,不大功夫,一袋袋、一筐筐、满满的。人们收获的是喜悦,是希望。成家立业携儿带女开着私家车走进大森林,别是一番情景。他们并不急着采菜,静静地望着自己生活的这方水土,多么惬意啊!接触到大自然的孩子们撒起欢来,看见先期开放的野花,更是惊喜的欢呼,幸福的跳跃。连上班的人们也心动起来,忙里偷闲,趁着大礼拜走向旷野、林间,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身体舒展极了,心情放飞起来了。走在高高的大兴安岭上,闻着野菜的清香,宛如梦中。大兴安岭的山野菜四季如歌,四季里都能品尝到山野菜的清香,那个美啊!绕梁三日。“春食苗、夏食叶、秋食果、冬食根”,大兴安岭的山野菜也不例外。 从上世纪七八时年代过来的刘老爷子至今回忆起他们那一代经历的艰难岁月,感慨万千。 那个年代,大兴安岭人生活是匮乏的,供应的粮食不够吃,采山野菜几乎是每家每户的“必修课”。因为那年月常常饿肚子,吃起来挺香的。山野菜成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救命菜! 真不知道没有了山野菜,那一代人的日子怎么过得去,如何能度过了艰难困苦的岁月? 如今,一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山野菜,其乐融融,然而对于刘老爷子他们那一代来说,更多的是对岁月的追忆,那段骨子里的无尽情怀。 冬去了,春来了,大兴安岭的山野菜,年年岁岁,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兴安子民。 不是吗?现如今生活好了,人们向往返璞归真的生活,又想吃山野菜了。大兴安岭的山野菜是生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是难得的绿色食品,维生素和无机盐含量最为突出,得到人们的青睐。大兴安岭山野菜独有的食用、药用价值,还有蕴藏着商业价值不可估量。大兴安岭的山野菜像春天一样向我们走来。 供稿:韩婕、任贵杰 编辑︱九日终审︱宋占斌劲松乔瑞祥 投稿要求 1.格式:文头在括号里标明供稿人例如(供稿:***),文末标明“日期、作者、联系方式、微信号”等,所有稿件须为原创(图片不大于5MB,四号字)。2.要素: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具有新媒体的元素。3.提倡以“文字+图片”方式呈现。4.投稿邮箱:1105355737@qq.com,通联微信号与联系电话同号:13848609509 提示: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自动关注
|
|
|
|
|